close

Scraps of Life

「你怎麼知道來美國要買國際電話卡打回台灣?」日本朋友問我。

「嗯... 台灣人好像都知道,出國打電話回台灣要買國際電話卡。」我邊回答邊回想自己怎麼知道的。


「我在日本打去手機客服問,他們只跟我說可以漫遊,為什麼他們不跟我講呢?」換日本朋友納悶。

「嗯... 可能你的手機公司沒賣國際電話卡吧,才只跟你說他們有提供的漫遊服務,這是公司守則吧。」我試著找解釋。

「不會啊,日本的服務都很好,以前我問別的問題,他們還建議我去用哪家的服務。」日本朋友「固執」中?

「那XX也是日本人啊,她怎麼知道要買國際電話卡?」我轉個方向。


「因為她爸媽常出國旅行,應該是XX的爸媽有教她。」換日本朋友找解釋。

過了好多分鐘,同時聽著日本朋友講她跟日本DoCoMo客服的對話內容,我突然像想到什麼似的告訴她——
「對了,台灣有家電話公司(中華電信)以前常打廣告,應該是因為這樣所以台灣人都知道吧。」

對嘛,廣告有教育的功能。

在這邊跟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交談,常常很有趣,也會刺激自己去想一些從來沒想過的怎麼解釋的生活習慣或常識,例如:怎麼知道要買國際電話卡打電話?什麼是年糕?同時,也會從跟朋友們的對話中認識到他們的文化,或者,他們習以為常、對我來說卻很特別的事情,例如:一片雪花能大到像個小月餅那樣,我還沒親眼瞧過呢。

在這邊的對話,多是英文,常鬧笑話;能不時哈哈大笑,對健康不錯,呵。

有一次在排練前,一個美國同學問我 What year were you born? 我只聽到前兩個字,以為聽到 What ear... 誤會她在問我的耳洞,因為當時剛開始戴耳環,就抓著自己的耳朵、面帶疑問地發出問句,結果等美國同學解釋完,我們兩個跟周圍的同學都笑翻了。

誤聽跟誤答,不勝枚舉啊,很多爆笑時刻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luenewyo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